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之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历史名城”。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交融,形成了西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基因。
西安是一座希望之城。这里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文化+”“旅游+”战略的实施,让西安焕发出无穷活力,红遍网络。
西安是一座活力之城。这里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更是投资兴业的沃土。“西部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服务。
西安是一座开放之城。开放是西安这座城市的内在品质。2000多年前,汉代张骞手持旌节,从长安出发,开启了“凿空之旅”。今天,“一带一路”建设让这里再次汇聚全球目光,站在了开放的最前沿。
西安是一座山水之城。这里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让西安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幸福。
机遇叠加 活力倍增 开放引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从兴庆宫眺望秦岭山脉,美景如画。 窦翊明摄
“这70年,西安城市建设变化实在太大了,作为老西安人,我切身感受到了西安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外国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西安的国际范儿越来越浓,我们的生活甜如蜜。”西安市市民陈旭说。
70年,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古城西安旧貌换新颜。与1949年相比,2018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8倍,人均GDP增长1024倍,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5512倍……一个个数据、一组组对比,见证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繁荣昌盛、百业俱兴的历史性跨越。
今天的西安,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环境,破解民生难题,致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安追赶超越新篇章。
希望之城 国家使命下的责任担当
永宁门仿唐迎宾礼。王健摄
城市运动公园。 王健摄
1000多年建都史、3000多年连续不断的建城史……西安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向世人讲述着自己的古老与沧桑。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的今天,“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西安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西安是我国继北京、上海之后,第3个从国家层面确定的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是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同时,西安还承担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20余项国家级试点、示范任务,在诸多领域具有先行先试优势。
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西安经济社会实现长足发展:2018年,西安时隔38年, GDP重回全国城市20强,达到8349.86亿元。
今天的西安,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智能终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动力,以高新、经开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为引领的良好发展格局,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等称号。
精心策划实施“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旅游季活动,推动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成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文化+”“旅游+”战略的实施,让古老的西安焕发出无穷的活力,红遍网络。2018年,西安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54.8亿元,分别增长36.7%和56.4%,位列中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1位。
活力之城 转型升级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日的电视塔。张宇明摄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批动车组女司机学员在西安北站观摩学习。 翟小雪摄
“有一座城市它让人难以割舍,有一种怀念它叫作曾经来过。”一首《西安人的歌》传遍西安大街小巷,唱出了西安人对这座城市无限的热爱。
2018年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达到1000.37万人。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的背后,是西安解放70年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更是西安从产业、环境、教育、文化等领域不断创造宜居宜业的土壤,持续增强“西引力”的鲜明写照。
人才的加速流动,不断释放出市场新活力。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场主体累计在册19.376万户,同比增长62.24%。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及同比增长率排名均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位。
以打造“西部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市为目标,西安市积极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诚信最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同时,西安大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通过搭建“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推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全程网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了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政务服务。
随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升,今日的西安已经成为企业家投资创业的沃土,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先后吸引吉利、阿里巴巴、腾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在西安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215家,累计引进中国500强企业29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220家。
开放之城 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
西安最美樱花道。王健摄
今天的大雁塔景区。张宇明摄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开放是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2000多年前,汉代使节张骞从长安出发,开启了“凿空之旅”。今天,“一带一路”建设让西安再次汇聚全球目光,站在了开放的最前沿。西安已与29个国家的3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36个国家的67个城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2013年11月28日,首列从西安港发出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让昔日的丝路驼队成为今日的“钢铁驼队”。经过5年多的努力,中欧班列长安号构建起了多式联运、路港结合、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通了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2019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846列,是去年同期的1.55倍,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均居全国第1位。
在“钢铁驼队”向西进发的同时,“空中驼队”也越飞越远。作为国家八大区域性航空枢纽之一和西北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西安现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346条(其中国际航线70条),并获批“第五航权”。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4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万吨。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标志。2018年西安实际利用外资63.5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并荣登联合国“2018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榜单。在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西安积极鼓励支持本地优势企业“走出去”。陕汽、陕鼓、爱菊集团、西安建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
大开放造就大格局,大格局成就大发展。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融合,正在推动西安产业蝶变升级,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记者 康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