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芳娥,1976年2月出生,陕西省泾阳县人。旬阳县人民检察院公诉部副部长,安康市检察教官。先后荣获“全省卷烟打假先进个人”“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平安旬阳建设先进个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表彰。
自2000年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办理各类疑难复杂刑事案件三百余件,无一起错案、无一起违法办案。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活动三十余场,受到县域中小学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面对众多成绩和荣誉,师芳娥总是谦虚的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凡的检察人”,那么在领导、同事和群众的眼中,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走近这位笑起来眯眯眼的微胖女检察官,我们发现她有很多面。
严格执法的铁面公诉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案件当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要求办案人对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严格遵循法律原则,要求我们对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负责,要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能经受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师芳娥同志就是这样要求自己和本部门同事的。确保案件质量首要标准。她深知在法庭上铿锵有力、义正言辞的功夫都在庭外,便从学习和练兵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通过组织规范法律文书、完善审查报告说理、加强出庭方案预测等方面的专门练习,要求公诉部门每一起案件都规范运用,使公诉部门办案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公诉工作连年得到市院和院领导好评;承办疑难案件主动担当。师芳娥同志在工作中从不拈轻怕重,总是克服率先办理疑难复杂案件。2011年她办理的周某某特大网络诈骗案、梁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各类疑难复杂案件30余件,特别是对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生产销售伪劣产案等案件的办理积累了许多经验。她主办的杨某某等十六人系列销售假烟案后,所提出的一人主办、分层分案起诉、主犯最后审判的办案思路在全省假烟犯罪查办领域得到推广;主动介入侦查加强沟通。与监察委、公安局通过充分沟通建立了介入侦查机制。师芳娥同志长期坚持对重大、疑难案件及时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工作,从证据的系统性、关联性角度配合公安机关理清侦查思路,保证第一时间将证据收集、固定到位。今年旬阳县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毒品案件,嫌疑人杨某和中线小某被抓获后一直拒不供述,甚至对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说,造成对小某的犯罪事实难以认定,案件出现瓶颈。师芳娥同志适时介入,提出外围摸排全力抓获下线和及时梳理关联证据同步走的突破方案,使得顺利侦破,促进了案件的完美侦破。加强诉讼监督绝不姑息。在办案中,师芳娥同志坚持“监督是最大的配合”理念,对办案过程中发现侦查机关办案和审判程序违法坚决提出并跟踪纠正,2011年以来共发出纠正违法通知60余件,依法提起抗诉11件。2017年初,师芳娥同志就针对公安人员取证不规范但屡次纠正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公安机关沟通后,就如何依法规范取证进行了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效果。公安局分管局长说“这是对我们公安干警的帮助和提高,这种监督并指导整改的方式我们欢迎”。2017年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江某某在看守所致他人轻伤,合并起诉后,法院江某某两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和拘役六个月,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这一判决似乎没有违背法律规定,但师芳娥同志审查后认为,江某某在犯罪后无视法律权威,在羁押场所伤害他人的行为,反映其较大的主观恶性,对其合并执行的刑期未体现对其较大主观恶性的伤害行为的处罚。故依法提起抗诉得到改判。
睿智从容的检察教官。2017年师芳娥同志被聘任为安康市检察官教官,她深知“要当好一个教官,就必须自己弄通学懂,没有死角”,所以在平时办案工作之余,她坚持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习,随手收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做法。光是这点点滴滴的记录一年下来就是两大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打着标记勾划重点难点。为让大家更好更直接的领会法律精神和传播办案经验,师芳娥同志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教的理念,开创了随时讨论和定期讲座的开讲方式。新的法律法规、新型案件出现时,初学之后就法律适用等问题先和科室的同志们开展讨论,形成较为成熟的意见后再进行专题讲座。2017年以来,开展讨论30余次,进行讲座6次,其中在监察委进行讲座1次、在公安局讲座2次,均得到大家的好评。许多同志都说“师芳娥同志的讲座从容大气,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使人受益匪浅”。
亲切温和的未检妈妈。 未检工作作为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师芳娥同志的心头大事。不管工作怎么繁重,平时怎么加班加点,她对每一次到学校的讲座和活动都格外认真,对每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都格外细心,在办案过程中特别注意对未成年权益的保护和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在讲座中,她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渐渐的成为了知心朋友,孩子们有什么烦心事都愿意和她沟通。旬阳职中的一个同学说:“师老师给我们讲话,好像在看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得都是我们想知道又不知道的,好像她都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些啥”;一名被性侵的未成年被害人,家长因觉得丢人整天在家教训孩子,孩子因为害怕同学嘲笑不敢上学,师芳娥同志先后六次找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进行分别谈心,进行苦口婆心的交流。与此同时,师芳娥同志还及时与学校联系,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努力让学校将该事件的影响降低至最小,终于帮助孩子放下心理的包袱重新踏入学校。(旬阳检察)
责编:张颖
编辑: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