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门文化广场。
西安城墙景区一角。
文化是城市旅游的灵魂,也是城市旅游的品牌。文化赋能,可以让城市旅游更快提质增速。
由一部小说改编成一部电视剧的《长安十二时辰》,一经播出,即刻引爆了西安旅游市场。游客比对作品里的物件、街道、吃食、景观、服装等,在现实中探寻究竟。一时间,西安这个“网红”城市又一次成为“网红”打卡地。
9月11日,以“交流 共融 互鉴”为主题,由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陕西省政府主办的2019欧亚经济论坛文旅分会——品牌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主题论坛在西安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文化和旅游融合趋势,探索文旅产业创新升级之路,为陕西文旅融合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提供了智库支持。
以文化赋能
提升城市吸引力
近年来,我省大力倡导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营商环境,突出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旅游资源的现代打造,充分展示出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形象,越来越多的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品牌。
条件创造条件,机会带来机会。当下,文旅赋能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手段之一,更有效促进城市吸引力的极大提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对此提出这样的观点:“第一,全面提升环境。要弥补自然环境,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容环境,强化休闲环境,优化交通环境,协调景观环境,严格保护环境,以此创造好的发展环境。第二,注重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史是城之根,文是城之魂,房是城之体,水是城之容,绿是城之妆。这就需要我们突出城市文化,构造景城,处处是景,触景生情。第三,城市要进行完整的艺术设计和系统的形象设计。目前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文化冲突,是各种新老文化的交错,看不到完整的艺术设计。尤其在细节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要深度落实。城市的管理在细节。”
西安应成为
夜游经济的先导城市
百姓丰富的夜生活是一座城市活力的象征。品尝美食、社交休闲、文化地标打卡、体育健身……如今在西安,人们的夜生活可谓丰富多彩。据携程数据统计,西安作为今年暑期旅游的热点城市,再次上榜全国十大暑期夜游人气城市。
“人在旅游中的消费正在变成一种常态。另外,游客除了追求物质的消费以外,开始追求在精神领域的满足感,而旅游正好兼具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属性。人们的消费不再只追求物质和价格,更多的是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旅游开始承担帮助中国人去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的一种使命。”著名旅游学者葛磊说。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在题为《当前文旅融合新趋势:夜游经济》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作为城市功能转换的新兴时空场,夜游经济已成为应时而出的休闲经济和旅游经济的一部分,是当下市民娱乐、文化消费的一种选择。夜游经济是新消费经济的产物,百姓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夜游之地是一个新去处,它是着力发挥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座城市夜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考察其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文化品格及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如今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台了促进夜游经济的举措,西安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更应成为夜游经济的先导城市。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在题为《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的主旨演讲中,为西安曲江文旅走向高质量发展“把脉建言”。他说,在西安曲江,遇见最美的诗和远方,但未来还必须以文旅融合来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知名度要推出去。西安作为“网红”城市,现在知名度非常高,但在大众旅游圈,知名度和传播力度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城市还有提升的空间。其次是把客流转换成商流,提升综合优势,搞旅游要注重旅游规律,也要注重商业规律,二者要结合,不能脱离,不能为搞旅游而搞旅游,也不能一味商业化,应向世界讲好西安这个古老城市与现代城市的故事。
城市文化价值
和旅游经济的新坐标
博物馆是深厚的文化缩略,是立体的百科全书,在旅游市场具有普适性。博物馆的存在,提升了城市的人文价值,也使这个城市的旅游业兴旺起来。有文章称,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同时都具有文化的价值,先进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不竭的精神源泉,同时又彰显着经济发展的成果。昔日作为文化精粹守望者的博物馆,如今已成为城市价值的新坐标。对博物馆传播历史文化的途径和开拓文化产业的探讨,关乎今天的文化,更关乎明天的经济。
西安对外来者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其古老的文化。西安每年要接待大批境内外旅游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游客要参观西安的博物馆。西安各家博物馆参观人数大幅度增长,尤其是秦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记者从西安各大旅行社了解到,西安众多博物馆已经与多家旅行社签订合同,使博物馆成为很多到西安旅游团队的必到场馆。
数据显示,博物馆、历史文化型景区、红色旅游型景区及文化艺术场馆节假日消费平均增幅超过20%。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旅游的核心文化坐标之一。
《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强调,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
2018年,《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博单位要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盘活用好国有文物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著名旅游专家戴斌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博物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带来新的市场契机;博物馆可为旅游业提供一种软性的文化类旅游资源,二者应该加强合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发展。
近年来,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显而易见。博物馆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其“文化窗口”形象为旅游业注入活力。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满足游山玩水,而更多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新去处。博物馆提升了城市的人文价值,促进了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是城市或国家的历史缩影。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游览博物馆。
博物馆对于旅游业的拉动难以用数据衡量,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化作用。通过文化品牌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业的长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