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为人处事亦是如此,能把复杂的理论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来的我们称之为“大师”,把握好关键点,再复杂的任务往往也很容易迎刃而解。总书记2014年在比利时欧洲学院的演讲时讲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将难与易,大与细(小)的相互转化阐释得淋漓尽致。
“简”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事习惯,更是一种人生境界。革命年代,毛泽东用1.5元钱招待来延安访问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却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们的衣服往往是补丁上缀补丁,穿着的简朴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吞吐天地的志向和无限济世的情怀,这是真正的大境界。
快节奏的时代,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定力也会因此大大降低。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持续内修呢?
须扎好马步。电影《少林寺》中有个场景让人很受触动,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刚到寺中,师父就让他先扎马步,他很不耐烦,觉得扎马步又累又苦还没用,想直接学功夫,师父生气训斥道:连最基础的马步都扎不好,功夫怎能学好。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达到举重若轻、删繁就简,就要持续、专注地做好自己认定的事情,这是建立起适合自己的高效、简单原则的价值所在。
须付出坚持。竹发于林,五年扎根,半年成材;后厉寒冬洗礼,方成钢筋铁骨,自然界中的“竹子扎根生长理论”再次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一味索求即时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而现实中多少人,都没能熬过那三厘米!怎样才算是扎根呢?有人说那段沉默的、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的时光,我们便把它叫做扎根。
大道至简,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我们会努力扎根,努力成长,为了让自己枝繁叶茂而不断向下、向上、向远方。(郑将伟)
责编:张颖
编辑:江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