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城唤起一串记忆,一枚金蚕见证千年丝路。坐落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的陕西石泉县,是西北第一养蚕大县,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中提到了国家一级文物–千年鎏金铜蚕便发掘于此,这枚小小的金蚕成为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也将石泉养蚕的历史推到了汉代。
石泉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时至今日,蚕桑产业也依然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当地党委政府围绕“蚕桑文化”,在县城副中心池河镇发展打造以“金蚕小镇”为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过了五月,已是立夏过后,气温快速回升,室外温度已经超过30度,走进石泉县中池镇军民村尚平家庭农场的小蚕集中共育室,一簸簸幼蚕正在蚕架上沙沙作响,旁边的操作间,一片片新鲜翠绿的桑叶随着机器的嗡嗡转动,顷刻间就变成了一丝丝的蚕食,村民冯尚平和妻子熟练的捧起处理好的桑叶,轻轻的洒在蒲篮里的小蚕身上,仿佛照料婴儿般。此时,尽管外面骄阳似火,但是,此刻的蚕室里却始终维持了25度。
面对前来回访的石泉县供电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欧立涛,老冯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连声道谢,“要不是你们这么快给帮我们改造了线路,今年的小蚕估计一半都保不住,这个事情给我们办的这么及时,太感谢你们了。”
事情还得从五月初说起,伴随着“金蚕小镇”名气越来越响,石泉县池河镇作为千年鎏金铜蚕的出土地,蚕桑产业发展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看着蚕桑产业的前景越来越好,从事养蚕的群众也越来越多,村民冯尚平瞅准时机,计划着专门从事小蚕共育孵化工作,和成年蚕养殖不同,小蚕共育对环境条件、桑叶的处理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于是,老冯瞅准了半山腰一块空地,建起了小蚕共育室,配套了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可是当设备安装好后调试的时候才发现,他选择的这个位置由于相对偏远,附近没有可供设备使用的三相电源,空调、排风设备、桑叶剪切机都无法正常使用,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如果不赶紧用空调降温,刚孵化的100多张小蚕可能熬不过2天,老冯急得像热锅上蚂蚁,瞬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据老冯介绍,他的小蚕共育室承担着全村200余户蚕农的小蚕共育任务,每年可共育小蚕500张,产值可达百万元。本着“群众需求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石泉县供电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当天下午就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勘测,经过简单有效的沟通,当天就对所需材料设备进行了协调,第二天一大早,所有调拨材料和设备全部就位,公司党史支部书记欧立涛靠前指挥,现场督战,工作人员冒着高温,经过半天时间紧张施工作业,就完成了线路升级改造工作,新建0.4KV线路500米,改造0.2KV线路300米。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石泉分公司始终本着“承诺什么就做什么,群众需求什么就做什么,社会关注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破解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痛点,主动跟进和适度超前服务,对承诺事项、履行责任人、完成时限、预期效果等内容进行跟踪,目前已完成承诺事项4项,正在实施中3项,主动通报办结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实现言必诺、诺必践、践必果。(汪厚庭)
责编:马瑞琴
编辑:江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