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燕乐《鼓》精彩演出。
本报记者 李卫文/图
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曲调丰富、形式严谨、风格鲜明,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如今,在大唐芙蓉园的紫云楼,观众可以欣赏到这一流传千年的音乐活化石——西安鼓乐。
天地之音,乐动长安。2月12日,正值牛年大年初一,唐代宫廷燕乐《鼓》在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正式公演,将千年鼓乐以沉浸式音乐秀的形式呈现。文化专家、各大媒体、粉丝观演团等近百位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高光时刻。
西安鼓乐是我国境内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它流传千年,是珍贵的音乐活化石。西安鼓乐与唐代宫廷的“唐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唐及今已流传千余年,由无数的民间艺人代代相传,保留至今。目前,国内外音乐家和历史学家研究中国鼓乐时,都把目光投向声响犹存的西安鼓乐。由于传承方式非常原始,千余年来,乐曲韵味全由民间音乐大师、乐工、艺人口传心授至今,饱经沧桑,经过生死存亡的重重灾难,西安鼓乐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中国民族音乐的真正历史。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安鼓乐大师赵庚辰的嫡系传人赵筱民告诉记者,东仓鼓乐社起于明朝,清初东仓鼓乐社成为吃皇粮的官办鼓乐社。清康熙年间天灾不断,东仓鼓乐社和西仓鼓乐社、城隍庙鼓乐社在莲花祠(今莲湖公园内)演奏鼓乐为灾民募捐,善举一时轰动古城,从此在鼓乐界形成了东仓、西仓、城隍庙三足鼎立之势。
时光流转,西安鼓乐在一代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中流传下来,活态传习了千年。如今在西安,仍有一批民间艺人以乐社为单位进行演练活动,延续着中国古老音乐的文脉。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就是其中之一。
大唐芙蓉园工作人员李丽欣告诉记者,2006年4月,大唐芙蓉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开展保护抢救工作。为刚入园的东仓鼓乐社社员配备了新的服装,构建了新的舞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15年来,园区为扩大东仓鼓乐社的影响力,更好地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历经数年悉心打磨淬炼,唐代宫廷燕乐《鼓》终于在牛年正月初一正式对外公演,使中国风格、中国皇家气派的古典音乐得以还原、复兴于世人面前。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聆听着时而激昂雄劲,时而悠扬典雅的鼓乐,感受到的是古老中国文化的味道。唐代宫廷燕乐《鼓》的面世,使神秘的唐代宫廷室内音乐与紫云胜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让中外游客能够在观赏唐代皇家园林的同时,聆听到来自唐代皇室的珍贵鼓乐。全新的剧目带给观众穿越盛唐的绝美艺术享受。它以沉浸式舞台剧的叙事方式,讲述唐长安一天赋少年历经考验成长为一代传奇鼓师,在玄宗千秋寿宴上大放异彩的故事。剧目通过强烈代入感的情景、具有矛盾冲突的剧情、丰富饱满的人物塑造,引领观众浸入古音雅韵所营造的华美梦境中,品味盛唐宫廷音乐魅力。
2月26日晚,一位刚刚看完《鼓》的观众对记者说:“感觉非常震撼,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现场表演,非常高雅,精彩的鼓乐演出和沉浸式舞台表现,令人仿佛穿越回盛世唐朝,感受大唐的繁华与气度。”
唐代宫廷燕乐《鼓》演出时长40分钟,将原生态的东仓鼓乐二次升华,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尤其是古典音乐传统“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的要义,以及代代乐师以生命传承鼓乐灵魂的精神。剧目通过全新的编曲和兼具故事性与娱乐性的呈现方式,在“黑科技”的加持下,将具有非遗基因的西安鼓乐以感人的生命传承故事和传之有道的交互方式绚烂呈现,让“千年活化石”焕发出新的生机。
节目最后,每位演员都铿锵有力地喊出自己的名字和习传鼓乐的时间,他们中既有已习传鼓乐15年之久的中年人,也有刚刚投入其中1年有余的年轻人。当赵筱民老人缓慢而有力地说出“本人赵筱民,习传鼓乐50年”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对这位为传承非遗文化西安鼓乐贡献了大半生的老人无比敬佩。
非遗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人文情怀,是中华文化根基的营养源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展现千年亘古遗韵的西安鼓乐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全新的唐代宫廷燕乐《鼓》的公演,是对“中国古代的交响乐”——西安鼓乐历史传承、记谱方式、演奏形式、保护创新的一次宣讲,更是一场场让“小众”回归“流行”的誓师大会,助力西安鼓乐走向更高更远的舞台,让世界感知陕西文化与盛唐文化的无限魅力。
编辑:刘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