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当劳模,终身做贡献”。自2017年4月起,咸阳市总工会组织成立以省市级农业劳模卢效平、洪志锋、武军社、袁永强、杨茂胜等7名领军人物,强强联手,共同探索打造“种植业劳模技术创新联合体”,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短短几年,成员由7名扩大到130多名,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旗帜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高高飘扬!
(卢效平(后排右2)向水口镇贫困户赠送电视机)
咸阳彬州市省级劳模、优秀民营企业家卢效平,心系桑梓、返乡创业。共投资3.97亿元造福家乡,立体打造“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川坡塬沟路”,惠及群众2800余户11000余人,使223户78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洪志锋(中)为“长武红”苹果分级)
咸阳市长武县省级劳模洪志锋,注册成立的天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他采取“三变模式”与“五镇一办”2602户(8428人)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4年累计返本分红336万元,每年安置季节性务工人员800多人次,年用工支出100多万元。
(刘仙会(右1)和群众一同在菜地拔草)
省级劳模刘仙会,创办了咸阳市武功县后稷新田园专业蔬菜合作社。特色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20亩,蔬菜产量2500吨,产值达950万元。共带动贫困户108户412人,残疾户46户56人;实现贫困户分红21.75万元,残疾人分红5.22万元;捐助贫困大学新生圆梦30余人,助学金达10多万元。
(贫困户产业资金入股心特软股权证发放仪式)
省级劳模解领权,组织咸阳市礼泉县药王洞社区232户贫困户入股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年底为股民进行股权分红,累计发放扶贫资金60万元;为100多名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难”,实现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
(杨茂胜(右1)与同事在试验田察看玉米长势情况)
咸阳市三原县种子管理站育种专家、省级劳模杨茂胜,率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研发、推广种植“黑五类”(黑小麦、黑花生、黑豆、黑小米、黑玉米)产品,试种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品系20多个,并在三原、泾阳、礼泉贫困村大面积推广,使种植户每亩增收300元。
(疫情期间,武军社(左4)向市中心医院等无偿捐赠18吨新鲜蔬菜)
省级劳模武军社,在创办咸阳市鑫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300名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9000多户群众参与现代农业开发,每年为当地周边群众增收7000万元。
(尉钊(右5)带领团队向乡村留守儿童捐赠羽绒服)
市级劳模尉钊倾情打造咸阳市淳化县恒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成“三变黄花菜”日光大棚70座、带动70户贫困家庭脱贫,使每户年增收6000余元。依托电商平台担负全县2189户贫困户的农产品线上销售任务,使贫困户直接收益达150万元。
(张爱玲喜摘“马栏红”苹果)
市级劳模张爱玲现任咸阳市旬邑县富硒农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签约贫困户1300多户,吸纳农民工1600多人就业,帮助贫困户增收61万元。
(陈伟向入股贫困户分红)
咸阳市永寿县市级劳模陈伟,合资成立“陕西丰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中药材丹参、决明子、黄芩等,覆盖全县23个行政村1550户3000多人,其中贫困户367户1260人。发展过程中累计向扶贫户无偿提供15万元种子、种苗;分红带动贫困户217户759人;年销售中药材原材料500多吨,使农户产业增收达600余万元。
(刘新志驾驶“土地托管植保服务车”)
市级劳模刘新志组建了咸阳市乾县五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50亩,建立粮食集成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等。投资460万元引进大中型先进农机具,每年向社会提供农机化作业服务7万亩,并以配资入股方式吸纳21户贫困户产业分红。对7户体弱多病的贫困户实行机械作业免费耕种。
(刘学敏(左1)向客户介绍新品)
兴平市秦一辣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咸阳市级劳模刘学敏,采取“公司+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大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本地和周边县区群众种植辣椒2500户近万亩,干辣椒亩产突破300公斤,带动20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杨小玲(讲台上)向村中留守妇女、残疾人传授手工艺品技艺)
咸阳市泾阳县兴隆镇白马杨村市级劳模杨小玲,自成立新兴妇女手工艺专业合作社以来,先后为本村和周边村落300多名留守妇女、残疾人提供“无门槛”劳动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促进贫困群众自强自立,走上幸福路。(张翟西滨)
责编:杨洋
编辑:武明/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