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南郑区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精准服务,下好学生资助工作“三盘棋”,助推资助育人深度融合。
坚持数据赋能“一盘棋”,资助工作跑出加速度。管理上平台,流程跑出“加速度”。依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陕西省精准资助系统”两大系统;“全国学生资助数字化平台”﹑“全国学生大数据平台”两大平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站式管理。排查上“保险”,台账跑出“加速度”。每学期末,将本区重点保障人群资助项目落实台账按户籍下发至各镇村,通过包联学校和村镇干部对台账进行逐条审核,倒排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跟踪落实,立行立改,直至问题清零。
下好政策宣传“关键棋”,资助育人有力度。多重举措齐步走。通过开办宣传专栏,印发宣传册、开展征文活动、举行表彰大会及集中发放资助资金仪式等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2025年春季学期以来,全区发放资助政策告知函﹑资助政策宣传册20000余份;接待电话咨询热线100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50余人。入户家访促实效。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定期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对受助家庭学生进行回访,2025年春季学期,已走访4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家长好评。
谋好立德树人“长远棋”,资助育人有深度。以资助政策为抓手,提升“五育并举”实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100余班次,绘制资助感恩黑板报100余个,以“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为主题,写好征文50余篇,以行见效,促使资助育人“开花见果”;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榜样带动力量。组织各校对受助学生进行“励志成才优秀学生”评选,通过典型实例、励志故事感染其他学生,形成全员奋发图强的良好风向;广织家校育人网,绘好最大“同心圆”。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宣传育人信息30余条,推进“学校主动、家庭促动”的德育教育模式,着力构建解困—育人—成才—感恩的良性循环。(图/文 沈玉涵)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