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乡间涌春潮。连日来,在旬阳市神河镇的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春耕的热潮,农户们忙碌的身影和现代化机械的轰鸣声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充满希望的春耕“奋进曲”,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正在广袤的神河大地徐徐展开。
清晨七点,天刚泛起鱼肚白,台子村各种粮户正抓紧开展早稻育秧工作。一组村民蒋世祥已经脱下鞋子进入到育秧田中查看秧苗长势。“这几天温度窜得快,再不通风散温怕是要烧苗。”他边说边掀起塑料棚膜,湿润的泥土气息裹挟着暖意扑面而来,一颗颗水稻种子悄然破土而出,长势良好,满眼嫩绿,惹人欢喜。“现在是秧苗生长的关键时期,我每天要来育苗棚里3遍以上,中午棚温高必须揭膜,夜间还得盖严实,咱得像照顾娃娃一样精细。”
自今年春播生产工作开展以来,神河镇党委政府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守住粮食“基本盘”,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盯紧选种、育秧、插秧、统防统治等种植环节,力求稳粮增产
一年好景看春忙,时值烤烟起垄覆膜的关键时节,走进丰家岭村先锋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百亩烤烟基地,机械轰鸣声响彻现场,起垄机驶过之处,标准的烤烟垄体逐渐铺展开来,现场忙而有序。
正在烟地里指导起垄机起垄的陈先双是丰家岭村烤烟种植大户和烤烟种植致富带头人,种植烤烟有10多年的他,每年流转土地种植烤烟在100亩以上,每年可以解决当地就业人员在300人次左右。
“今年我流转了120亩地来种植烤烟,现在请了20多个工人在起垄,为接下来覆膜、移栽烤烟做准备。”陈先双说。
与此同时,在台子村标准化烤烟育苗棚里,湿润的空气中浮动着新芽的清香,烟农按照“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去密留匀”原则,进行间苗补苗工作,培育出健苗壮苗,为大田移栽提供优、壮、齐、足的烟苗,迈出打牢烟叶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
“我在家带小孩,烤烟育苗、起垄、移栽、采收、烘烤阶段我都来做点事,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47岁的鲁延菊正将烟苗精准移栽到穴盘空缺出。“补苗讲究手稳心细,这片苗子可是咱村的‘金叶子’。”
烤烟种植作为神河镇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的机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农业产业“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方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烟技人员服务到田间,强化烤烟种植各环节管理,着力实现烟叶质量和产值“双提升”,确保产业增效、烟农增收。
下一步,旬阳市神河镇将打造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队,持续强化技术指导,优化生产服务,把稳产增收的举措落实到位,坚决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刘开明)
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