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揽月、“祝融”逐火、“天宫”驻空……一项项成绩刷新了中国航天的历史,激荡出多少奔腾的浪花。在一群默默奉献、征服宇宙的大军中,少不了四院401所探月工程特种电机技术攻关团队的身影。
这支队伍共43人,核心技术人员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他们从2013年走来,以特种电机及驱动控制为主业,凭借着10多年的自力更生和执着坚守,先后承担了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表采关节臂、火星着陆巡视器移动系统及天宫实验舱舱间对接系统等多项国家重大宇航工程任务的电机技术攻关、产品设计与研制任务,在深空探测领域特种电机的漫漫征途中留下了熠熠星光。
把青春融进“嫦娥”梦
2013年,探月工程三期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开始实施,探月工程特种电机技术攻关团队也应运而生。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越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能参与其中,承担探测器表采式机械臂电机组件的研制,对首次参与宇航型号研制的团队来说,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个梦想。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以郗珂庆、成俊康、胡博等为代表的核心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真空环境、宇宙辐射、200℃的昼夜温差、严苛的重量及外形尺寸等性能要求,以及在空间领域电机产品的零经验。团队成员大都是80后、90后,充满了敢想敢试、敢闯敢拼的劲头。虽然方案设计和研制生产的过程总是荆棘丛生,但他们相互鼓励、并肩作战,矢志不渝要将青春融进探索浩瀚宇宙的江河中。
初样电性件、结构件、热控件、鉴定件、正样件……每批次产品的成功都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某阶段电机组件旋变精度的超差问题,对技术负责人成俊康来说记忆犹新。他曾连续数十个日夜蹲守在总体现场,指导拆机,开展故障复现和分析。通过拆机、比对、再加工、分析,终于找出根源解决了问题。
4年间,他们灵活运用电机设计原理和结构知识,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提出了双绕组电机组件方案,攻克了永磁材料高低温性能变化应用和电机组件的月表极端温度适应性等技术难题。终于,成功完成任务。
2020年,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任务圆满成功,这支蛰伏多年的团队也终于展露锋芒。“至此我们的使命终于完成了,产品将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永久存放在月球,内心千言万语,竟一时语塞。”采样成功当晚,项目总负责人郗珂庆在朋友圈感慨而言。
七年磨砺,一朝成功。对与嫦娥五号任务一起成长的成俊康、胡博、武文琛、张晟媛等一批成员来说,这是一段难忘而宝贵的经历,更为他们在日后独挑大梁奠定了基础。
2024年,备受瞩目的嫦娥六号月背采样任务圆满成功,团队研制的电机组件也再立新功。
探索 永无止境
2015年,电机技术攻关团队又一次迈出光荣的步伐,这一次的目标:火星!在火星探测任务攻坚战中,负责火星着陆巡视器移动系统电机组件研制任务的电机团队,面临着全新挑战、全新技术要求,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复制。“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行,但有想法了就试,一个不行就下一个,直到成功。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再大的难题也能突破。”回忆当时的研制过程,胡博笑着说。当时,他已经从嫦娥五号任务主管设计成长为火星车任务的技术负责人,更在2022年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
面对耐低温、省电、减震、防尘等功能要求,以及研制中的种种难题,胡博带领胡昊、贾萍、武文琛、张晟媛、苏倩等一起开展技术攻关,在新领域探索既有融合又具创新的设计方法,对产品参数展开了一遍又一遍论证。一起守着一台电脑谈论方案,趴在测试观察窗前分析电机性能,连续好几天蹲在外协厂跟产电机部件……他们用饱满的热情点亮了每一个奋斗的夜晚。经过数十轮的迭代论证和一次次的优化改进,他们解决了零下140度极低温环境工作、火星表面尘埃和高速风暴影响等关键技术难题,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灵敏巡火提供了移动、转向、越障等多种动力。他们做到了。遥远的火星之上,再次绽放梦想之花。
星河路漫漫 未来亦灿灿
十年追梦途,步步皆艰辛,步步创辉煌。在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任务的基础上,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追赶超越,先后承担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分系列卫星、天宫空间站等多个国家重点宇航型号用产品研制任务。行而不辍,玉汝于成。近几年,团队以梦想为帆、创新为桨,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和研究,构建出覆盖8种类型产品的模块化仿真体系,成功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发体系,进一步扩展了特种电机种类和业务,逐步完成从单机到组件的跨越,产品从适应单一工况到能够适应“弹箭星船”领域复杂工况的飞跃。他们始终坚持“无私奉献、赓续奋斗”的优良作风,锤炼并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争创一流”的特种电机文化。因成绩优异,这支团队先后荣获了全国电机仿真大赛三等奖、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支部、陕西省青年文明号、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集体荣誉,郗珂庆、尹海韬、胡博、刘妍华等人员也获得了集团公司“航天基金奖”和“航天贡献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三秦青年”等荣誉。
细数探月工程特种电机技术攻关团队一项项成果的背后,是一个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身影:是青年职工“十年磨一剑”的静气,是巾帼标兵的自强,是协同攻坚的坚毅,更是一个个薪火相传的故事。
今年,探月工程四期已经全面推进,对探月工程特种电机技术攻关团队来说,他们还有更多的未知要去探索。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中,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在团队步履不停的攻坚中,那首熟悉的歌曲旋律再次响起。(文图丨胡 俊)
责编:卓西玲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