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岳坝镇:“唤醒”非粮化地块,种出“希望田”

春风拂过山岗,曾经杂草丛生的地块上,村民们正翻起层层新土。佛坪县岳坝镇西花村支书卢琪伟蹲下身,抓起一把湿润的新土,笑容里带着感慨:“这地今年总算‘醒’了!”从无人问津的“非粮化”地块,到集中连片的“希望田”,这片土地的“重生”,正是岳坝镇推进“非粮化”地块整治的缩影。

IMG_256

西花村地处丘陵地带,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耕作条件差等原因,全村“非粮化”地块9.84亩。2024年初,村“四支队伍”启动整治行动,通过逐户走访、实地测绘,对“非粮化”地块的位置、面积、成因进行登记,最终将其细分为“劳动力不足”“地块零散”“土壤贫瘠”三类,并制定“一户一策”复耕计划,按照“整治一块、提升一块”原则,加速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让更多土地种植粮食作物。

IMG_258

村民王大姐算了一笔账:“以前荒地长草,现在种玉米一亩能收700斤,加上补贴,收入多了2000多元!”

西花村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岳坝镇推广。全镇以“遏增量、清存量”为目标,构建“三级网格+科技赋能+监督考核”机制。建立“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组包户”责任体系,将整治任务细化到人。2024年以来,下发全镇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疑似流出图斑整改任务两批,共计35个图斑面积286.09亩,其中一般耕地图斑19个面积182.75亩,永久基本农田图斑16个面积103.34亩。运用“农事直通”APP对卫星图斑进行比对,组织网格员实地核查,确保“不漏一块地”。截至2025年3月,图斑整治完成率达100%。镇纪委将粮食安全纳入村级年度考核,对进度滞后的村组通报批评,并约谈责任人;同时,设立“红黑榜”公示整治进展,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通过一年多的攻坚,岳坝镇累计复耕“非粮化”地块103余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93亩、经济作物10亩,预计年增收粮食超6.6万余斤。岳坝镇这场保护耕地的行动不仅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更唤醒了土地活力,写下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通讯员:王琪、高蓝)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