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廿一载 巧解千结护民安

“陈所长谢谢你啊,得亏是你啊,不然我的血汗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拿到手!”塔元村江贤富激动地拉着陈晓炜的手感谢到,“没得事没得事,都是我们本职工作,这哈你们就安心发展产业,要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陈晓炜不住的安慰道。

IMG_256

提起陈晓炜让人不由记住的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精力充沛的他自2004年投身司法行政事业以来,他从一名司法助理员逐步成长为司法所长,21年如一日,在风雨兼程中砥砺前行,足迹踏遍岚皋县3个乡镇。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累计调解矛盾纠纷达1500余件,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凭借着“法理情”交融的独特调解智慧,他成功筑起了基层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深受群众爱戴,被亲切地称为“大山里的解忧人”。

脚下沾泥土,二十一年深耕一线的“消防员”

“调解不是和稀泥,要像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这句话是陈晓炜在调解工作中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常常挂在嘴边。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处理每一起纠纷,他始终坚持“三必到”原则:只要群众来电,他必定接听;无论何时何地,纠纷现场他必定第一时间赶到;任何矛盾隐患,他都必定深入排查。一年下来,他平均走访农户200余户,每一次走访,他都认真记录,那一本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每起纠纷的详细情况,从矛盾产生的“病灶”,到他思考出的解决“药方”,无一遗漏。2023年5月,塔元村发生了一起棘手的事件。某农业园区因资金周转问题,拖欠了十几户村民近10万元的工资,村民们情绪极为激动,甚至打算集体上访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陈晓炜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深知事态紧急,不容有丝毫耽搁。他迅速行动,连续5天驻扎在园区,开启了紧张而有序的调解工作。白天,他一头扎进账目核对工作中,仔细梳理每一笔款项,同时约谈园区老板,从法律责任到道德义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夜晚,他不顾一天的疲惫,挨家挨户来到村民家中,为大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分析集体上访可能带来的利弊,帮村民们算“长远账”,安抚他们的情绪。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延期支付协议。当村民余观翠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血汗钱时,激动得声音哽咽:“陈所长为了我们的事,磨破了鞋底子,说透了心窝子,我们信他!”这一刻,陈晓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工作的执着与对群众的负责,也收获了群众最真挚的信任。

IMG_256

心中有情怀,把群众当家人的“赤子心”

基层矛盾纠纷往往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涉及多方利益和多种因素,处理起来难度极大,陈晓炜却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家门调解法”。2023年10月,华兴村发生了一起持续三年之久的叔嫂土地权属纠纷。双方因0.8亩土地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下,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多次发生肢体冲突,严重影响了邻里关系和当地的和谐氛围。陈晓炜接手这起纠纷后,深知其复杂性和敏感性。他首先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翻出了30年前的土地台账,试图从中找到关键线索;同时,他邀请村中熟悉情况的长者来到现场,凭借他们的记忆和经验,对土地地界进行现场指认;为了更加直观、准确地还原地块变迁情况,在充分掌握证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他组织叔嫂双方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他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耐心地为双方讲解各自的权益和责任,用真诚和专业化解了双方心中的隔阂。最终,叔嫂二人达成和解,多年的矛盾得以圆满解决。事后,当事人满怀感激地送来锦旗,上面写着:“依法调解显公正,春风化雨润民心”,这不仅是对陈晓炜调解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好褒奖。

IMG_256

铁肩扛使命,带出一支“带不走”的调解队

作为佐龙司法所所长,陈晓炜深知,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调解队伍至关重要。为此,他积极推行传帮带,致力于培养一批扎根基层、业务精湛的调解人才。为了让年轻干部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陈晓炜创新性地开设了“田间调解课堂”。他带领年轻干部深入到山林土地纠纷现场,亲自示范调解过程,让他们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调查取证、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解决问题。在调解过程中,他还会适时地停下来,向年轻干部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年轻干部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调解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快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调解能力。

廿一载初心如磐,千余案巧解民忧。陈晓炜用双脚丈量民情,用法律守护公正,在秦巴山间书写了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的忠诚与担当。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基层司法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他总说的那样:“等我离开工作岗位后,群众能说陈晓炜还是为群众办了些实事的人,就是我最大的肯定。”(黄煊)

责编:卓西玲

编辑:李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