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红军旧址以“红色文化”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宣讲活动,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英烈故事宣讲等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让红色因子成为文明实践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深挖红色底蕴,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上沙窝红军旧址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红二十五军在陕南开展武装斗争时,徐海东、程子华途经沙窝村所建立的临时军部。是“汉中市党史教育基地”“陕西100处红色旅游地”。作为“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上沙窝红军旧址采用讲述式、沉浸式体验、互动式、观摩式、实景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搭建了一个学历史、唱红歌、文明实践、新时代思想理论学习的新平台、新阵地;为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历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做厚”家底的基础上,注重以文艺作品提升吸引力,以精品课程提升感染力,以数字技术提升创新力,为文明实践“赋能”助力。整理编辑了红二十五军佛坪战斗史相关红色书籍,布置了红色书屋,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该基地把感人的红色故事融入解说词、制成展示板,用强烈的视觉美感和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艺术讲述红二十五军英雄事迹,使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更加可触可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价值,推出了一批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感情上有温度的高质量红色教育微党课,为静默的红色资源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创新革命文物陈列的活态展示,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全方位展示陈列展品,直观生动地还原历史事件和场景。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红军旧址园区规模,完善红色教育和旅游功能,延伸红色旅游项目空间范围,打造“重走红军路”旅游步道,全长2.8公里,在体验区沿途仿建红军战斗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和石雕等,通过开展研学培训、游客体验等形式,让“红色文化”在这里有历史、有故事、有温度,更有传承。
厚植红色基因,构筑文明实践“主阵地”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搭建多维度宣传教育体系,汇聚“红色能量”,提升文明实践的综合质效。用足“阵地课堂”,在基地内常态化为参观观众开展红二十五军佛坪战斗史讲解活动;结合春节、七一、八一等节点,举办党性教育、青少年研学、党史知识宣讲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活动;聚焦时政热点、重大活动,打通“文明实践阵地+红色文化场所”,持续推进文明实践与红色精神传承深度融合,邀请党员志愿者,就某个熟悉的领域,开设丰富生动、接地气的红色小课堂,在专题课堂上铸下“红色魂”,吸引市内外游客前来参与。
灵活形式,把红色教育阵地从“展馆”延伸至“现场”,打造“行走课堂”,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青年宣讲队等各类宣讲队伍,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红二十五军英雄事迹宣讲,通过红色故事宣讲、红色经典诵读、知识问答等形式,策划推出了一批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主题活动,推动注入式教育向融入式教育转变。这些有温度,接地气的特色活动,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助力文明实践“活”起来,放光彩。深入挖掘和开发了一批“红色党建”主题教学、“绿色生态”体验教学、“金色产业”探访教学“三色”党员干部教育精品课程,将上沙窝红军旧址打造成“省级党史教育基地”,今年以来先后承接市内外各类研学培训60余场次8000余人次,全年开放参观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
深烙红色印记,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
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将红色学习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坚持以贴近群众生活为出发点,吸纳老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环境卫生整治”“法律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各类志愿者、镇村群众等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作为实践点,联合开展理论宣讲、环境整治、关爱老人等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化服务活动,持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例,志愿团队坚持每月常态化开展活动,在镇村主干道、农户房前屋后清理垃圾死角、堆物。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重走红军路、生态环保行”志愿服务活动,分别对沙窝红军旧址步道、妖精谭步道、主干道沿线游客较多区域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志愿者同志们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今后,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红军旧址将持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夯实红色文化阵地,多维度开展红色教育,根植红色基因血脉,打造特色亮点品牌,不断开辟传播红色文化的新路径,奏响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强音。(供稿:佛坪县长角坝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