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紧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目标,合力攻坚促提升,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农村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帮干、率先垂范是关键。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建立“领导带头、划片分区、干部包抓”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全镇划为7个片区,分别由7名分管领导具体包抓。
同时,各村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全面落实包干制度,充分激发第一书记、党员干部、村三委成员模范带头作用,聚焦乱推乱放、杂草丛生、臭气熏天、“脏乱差”等问题,采取一线督促、一线整治、一线落实的办法,形 成全镇上下联动,干部亲身带动、村民整体动员的齐抓共管格局。
按照“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综合推进”的办法,将企业单位、校园周边、沿街门店等整治,划分给学校、食药、煤矿等驻镇企事业单位,同步夯实保洁公司日常保洁责任,引导各站所、企业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各尽所能,与所在村组密切配合,紧密协作,合力推进,形成了“站所联合抓整治、条块结合促成效”的联动机制,实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围绕“镇村同治、标本兼治、全面整治”的思路,推行“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干、村民管”的做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村规民约自治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引导群众树立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的理念,采取由面到点的办法,将整治重心由公路沿线向村组巷道、家户院落、村民家里延伸。先后召开会议6次、制作微信链接19条,发动群众5000余人次,动用三轮车81台,整治居民院落1600余户,清运垃圾200余吨,清理野广告140余处、卫生死角100余处、河渠沟道30公里,拆除废旧牌匾60余块,清理废旧大棚、圈舍、厕所84处,形成了人人支持、个个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整治氛围。
坚持标准导向、问题导向,对居民院落乱堆乱摆、乱扔乱倒、乱搭乱挂、废旧窑洞圈舍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顽固性、反复性的问题,采取“分析原因、分类施策、一抓到底”的流程,马上改、对标改、全面改、彻底改,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盲区,做到了“不漏一个巷道、不漏一个村组、不漏一个院落、不漏一条沟渠”四不漏。
成立了由人大出席、副书记、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3个督查组,镇纪委负责考核,把政府干部抽调到一线,划村包户,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制定了《蟠龙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考核办法》,根据督查考核评分,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前三名在年终考核中加分,给予一定奖励,并颁发流动红旗;对后三名给予黄牌警告,做到奖牌、奖分、经费“三兑现”。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40余条,下发督办函3份,全镇通报4次,现场督办16次。同时,推行“会议谈整治”,第一书记在周一例会上亮相,对干部鞭策、群众承诺,让干部学习、群众监督,盯住不整改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确保整治目标圆满完成。
按照“整治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增加“一岗双助”、栽植乡村树种,配备垃圾桶、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的办法,采取颁发流动奖牌、黄牌警告、现场评比、低保评选、临时救助、落实专人管理等措施,将村民卫生公约推向日常,制定群众议事、政策落实、保洁管理等制度,形成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制度化、常态化机制。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蟠龙将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巩固整治成果,努力提升镇域整体形象,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贡献蟠龙力量。
(责任编辑:马儿/刘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