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守好“初心”,走好“新征程”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要有新担当。党员干部坚守好“不忘初心”,就是要告诫我们要坚持本真,信守承诺,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敢于亮出共产党员身份,自觉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以模范行动树立新形象、立起好样子,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的新篇章。

党员干部要有坚定信心“跟党走”的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基于对科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与深入理解。他还曾以陈望道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信仰的巨大力量。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本译者。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母亲为他准备了红糖蘸粽子吃。母亲在屋外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添些。他说:“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屋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党员干部要有直面使命“敢担当”的底气。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这是对担当精神最好的诠释。新时期,新任务,压力与挑战并存,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是永恒的哲理与魅力。试想,对于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执政党来说,疏远群众,脱离群众,岂不等于自断根脉、自掘坟墓?筑牢担当风骨,需放低姿态,做到体察民情、倾情奉献,将服务作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工作尽量讲究实在,能当面解决的绝不拖延,不能当面解决的也要尽快解决,始终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使命担当”践行在人民群众的田间地头。

党员干部要有挺纪在前“不逾矩”的定力。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到规矩,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六条规定”,这也是我们党首条立规矩的发源地,正是这些规矩,成就了新中国,成就了中国共产党。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为此,我们每名党员都要明白,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律是“紧箍咒”“高压线”,也是“防护衣”“护身符”,必须从内心里敬法畏纪,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党员干部要有无私奉献“有作为”的执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你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普通党员,要心中有党,牢记党员的义务和身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树典范,作表率;要心中有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民、助民、富民、惠民、安民,保持公仆情怀;要心中有责,牢记责任担当,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要心中有戒,牢记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党员干部要有品行端正“作表率”的品行。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说做人做官做事,要把德行放在第一位,德修好了,老百姓才能拥护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提高党性觉悟”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员,我们必须常除思想上的“灰尘”,常修品质上的“裂痕”,常扫身上的“污垢”,切实做到讲道德、有品行,自觉净化“两外”“三圈”,始终牢记交往有原则、交往有界限,切实树立党员的好形象,做出党员的好表率,立起党员的好样子。(供稿:汉滨区关庙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