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永不褪色的军人赤子心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作为担当,激昂着为民服务的兴农青春志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脚踏实地。抓党建、找项目,兴产业、解民生,办实事、练本领,他就是“自找苦吃”的黄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干部、黄龙县三岔镇三岔村第一书记冯超。
出生于1989年的冯超已经在基层农村这片热土上奋斗了近五载春秋,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他主动请缨到黄龙县圪台乡圪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全村54户146人贫困群众顺利脱贫后,又于2021年8月来到黄龙县三岔镇三岔村担任第一书记,奔赴到乡村振兴的一线继续挥洒汗水。
冯超的心中始终坚信,主导产业发展好了,群众的收入才有保障。年年都把中央一号文件烂熟于心,时刻活跃在村里和乡亲们念着“产业致富经”,他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出现在田间地头,调研走访、技术指导,晚上又会按时跑到群众家中,宣讲政策、摸排问题。百亩吨粮田、防雹网搭建、春季防冻、果树管理培训,今年开春到现在,他一直在为这些事情奔波着,说再多的话、走再多的路,他没有喊过一句苦,当他看到苹果由花变果、玉米苗冒出土壤、满山都是防雹网,他感觉做的一切都值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苹果、玉米产业已具规模,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03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6462元。
到三岔担任第一书记,是冯超第一次接触苹果产业,两眼一抹黑的他没有退缩,到果园里帮群众干农活、到县苹果中心找专家、到洛川学习苹果管理技术,他仅用1个月时间就从一个“苹果小白”成为了一个“土专家”,摸索总结出“六肥两疏七药”苹果优质高产15步法,指导果农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果园。得知三岔村位于冰雹带,他就像关心自家果园一样,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奖补政策,带领群众搭建防雹网708亩,提高了苹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了给苹果多一重保障,他鼓励果农购买苹果保险,耐心讲解其中的利害关系,仅2021年全村果农就获赔104.7万元。为了解决“谁来种地、种不好地”的问题,他试点推行玉米托管,采取“两委托、两跟进、一保障”的221托管模式托管土地2751亩,降低投资成本17万余元。
凭借着在圪台乡圪台村带领群众发展羊肚菌产业的经验,冯超使用第一书记工作经费组织外出考察,因地制宜发展平菇种植,鼓励本村外出创业人才回村发展平菇大棚,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累计投资40万元助推4个大棚成功落地。发展产业的初衷是为了给群众蹚出一条长期稳固的增收路子,为此,他多次到群众家走访了解意愿,最终探索出“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平菇种植模式,实现企业规模化种植盈利与群众“庭院经济”保底增收双赢,走出了一条风险小、投入低、见效快的“短平快”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在冯超的努力下,平菇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极大充实了三岔镇特色产业格局,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群众,主动投身联农带农“庭院经济”快车道,“淘金客”俨然变成了心系农村发展的“自家人”。
“年轻人就应该扎根基层,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才能体味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成长。”冯超说。(供稿:黄龙县三岔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燕